(十二)
“你过得不错。”冯清清把一杯清水放在方寸面前,转身在桌子上寻到一支笔,坐下来透过屏幕记录下今天的温度。
方寸把那杯水托在手里,滚烫的水透过玻璃传递过一丝温度,他低头看着水杯里荡起的一丝波纹轻声说:“还好吧,你呢?”
“你看到了,也不错,除了每天都很忙之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方寸捏了捏杯底,思忖着到底该不该说:“你……改名字了。”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冯清清把笔记本插进书柜里,看着方寸说,“你爸死了之后我就把名字改了,我还有很长的人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死人身上。”
“是啊。”方寸胡乱点了点头,“毕竟爸爸已经走了七年了……你很久没回过首都星了吧?我们家拆迁了,我要了一套房子,跟你原来住的地方很近,我……”
听到这话,冯清清有些诧异地看着方寸,说:“首都星的房子我已经卖了。”
方寸愣了一下,随后笑了出来:“是这样啊。——那你注意身体,我先走了。”说完,他把盛满水的杯子放下,厚实的玻璃杯底在桌面上碰撞出“咔哒”一声轻响,和自动开门的声音恰巧重合。
冯清清没送他,只是偏了偏头盯着那杯水看了一阵,那杯水方寸一碰没碰,她捡起杯子随手把水泼进身旁的盆栽里,掏出方才的笔记本来把方寸进门和出门的时间记录上。
那本子很厚,上面详细地记载了每一天的天气和温度以及冯清清觉得有必要记下来的事情,第一页的第一行就是七年前的一天。
就算是现在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电子和网络记载都已经非常稳定了,但是也许是大星际时代在人类的基因里刻下了影响,重要的文件还是用纸质记载更多,冯清清就是纸质记载的忠实拥趸。
纸短情长。冯清清想起自己怀着方寸的时候,方衷在笔记本上记下那天的天气,自己在旁边用那点贫瘠的文学素养取笑他。
一晃眼,居然已经过去二十二年了。
“祖宗,祖宗,你去哪儿了?”陈远航远在南十二区的宿舍楼里,叫天天不应,叫方寸方寸不回,“再不回来我就要报警了。”
“警察叔叔珍贵的精力就是让你这么浪费的吗?”就在陈远航已经要放弃了,准备提着防护服冲出去找人的时候,方寸撑着门框就站在门口了,“我出去跟冯教授打个招呼而已,陈哥你不至于像个丢了儿子的爸爸一样着急吧?”
陈远航把手头的防护服放下,追问道:“冯教授怎么说?让你跟着进实验室吗?”
“额……”刚才在冯清清房间里居然没有问一下,方寸一时语塞,半晌才说出话来,“应该让吧,我猜。”
七天的集训就在陈远航不停的唠叨中拉开了序幕,远在比邻星的方寸一天一天过得十分充实,却还不知道首都星的社交网络上因为他掀起了又一场风暴。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全息视频。《再见蓝星》的宣传阵容实在拉得太大,逐渐吸引了许多并不关注娱乐圈的人参与讨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讨论到了大星际时代的史实。虽然潘旭云反复强调了电影完全虚构,但是出自商酒的剧本又有哪个是简简单单的呢?
讨论的方向逐渐偏离了电影本身,在把大星际时代的大型事件讨论了一个遍之后,人们终于把目光放在了历史上本来就有的几个人物上,李成东饰演的蓝星总司令已经被讨论了一个遍,方寸饰演的于临渊也难以避免。
作为扮演着现代人类精神火炬的于临渊,这种讨论最后一定会被落在于临渊到底有多么伟大,对人类历史到底起着多大的作用上,但是这次却格外不同。
有个粉丝接近五千万的电影评论员指出了《再临蓝星》里于临渊的扮演者只是个新人:“这部戏很奇怪啊!于临渊是谁大家应该都清楚吧?这种重要角色不找个老戏骨来演找个新人来演,潘旭云是不是有点太自信了?前几天全息视频出来的时候看好多人吹这个演员我就想说了,他真的演出了于临渊吗?”
最开始这个电影评论员的文章评论下还都是嘲讽他的:“潘老怪什么性格博主不清楚吗,还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他启用新人演主要角色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徐顷当年不也是老潘从群演里挖出来的吗?”
“博主看电影看得是有点太多了,都忘了潘旭云业内叫‘戏霸’了吧,还敢质疑他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