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诚笑嘻嘻的递过来两个洗得干干净净,和鸭蛋大小的红薯来,“洗好的,比桃子还甜呢。”一副很稀罕的样子。
屋子里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羡慕的看着。
他们羡慕的,不仅是周老太爷的红薯,更重要的是周老太爷的看重和抬举。
西如看着满屋子人那眼红的神情,忙又拉着明辉退了出来。
“祖爷爷真偏心,给小哑巴红薯,不给我。”有个四五岁的小孩咧嘴哭了起来。
下人忙走了过来:“谨哥儿,老太爷才吩咐过,谁再喊要打手心二十下的。现在可对不住了。”
他说着,真拿了把戒尺,对着周永谨的手心啪啪啪就开始了。
难道红薯在这个地方还是很宝贝的东西?
西如盯着手里的东西陷入了沉思。
她前世是农村的小孩,自然是认得红薯的,这个东西哪能跟桃子相提并论。
唯一的可能,是这里还没普及这个东西。
她急忙把它放进了怀里。
又要明辉的那个。
接下来,两人将庄子上靠近程家附近的人家家里都去稍站了一会儿,这才家去。
午饭是煮的高梁粥配现包子。
明辉只吃了一个包子就将碗放下了,西如见了,忙将钱袋拎出来拍了两下,又看着他吃了四个包子,这才放他出去刮柴了。
两人现在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怎么行。
不仅要吃饱,还得吃好,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银子。
张庄这个地方,并没有集市,平常的时候,偶尔有货郎担路过,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唯一的百货店就是周大福家的日杂店。
店里的东西,也是少得可怜,零食除了花吉团、米花板,也就是花生外面裹了层糖。
然后就是盐、醋这些日常必需品。
西如吃过中饭,去了一次,除了买盐和面粉,还想买两匹棉布和四斤棉花。
张氏见她来买东西,微微有些吃惊,却很快的恢复了正常,“月娘,这是帮谁带的啊?”
“我和明辉,一人一件袄子,余下的做裤子跟鞋。”
过了好半天,只听得张氏道:“那谁帮着做哪?怎么现在来买,大正月的,不能动针钱。”
这不过是迷信的说法,西如才不会信。
“年里头一直晴着,我担心过了年会下雪呢。”又不能直接拒绝张氏的好意,只得如此道。
张氏哈哈大笑,“你这丫头,有了钱不知道咋花吧,年里头这么暖和,哪能过了年就下雪,若要真的下雪,我送你俩件棉袄。”
西如也笑:“就是下雪,我也不能随便乱要张姨的东西,难道你这里卖的有现成的?”
张氏摇头:“我家闺女跟儿子都比你们大些,长得又快,前年才做的新衣,现在就不能穿了,又没功夫折洗,你要是不嫌弃,就先送给你们吧。”
有这样的好事,她怎么会嫌弃,忙谢过了。
张氏就将衣服找了出来,又用包裹包了,让西如拿回去。
西如把衣服带了回去,包裹还给了张氏。
那是一个新包裹,张氏本意是想送给西如他们的,哪想西如又送了回来。
“给你你就拿着,怎地又送了回来。”她道,这俩孩子成天穿着补丁衣服,有便宜送到手里,居然不知道捡。
西如忙道:“张姨送棉袄给我们,已经是极大的情分,怎好再要外面的包裹。若非如此,倒是辜负了张姨的心意。”
那包裹给她做件单衣倒是刚好,不过这是人家的东西,并不属于自己。要她的衣服实属情非得己,若是连包裹也要,那倒成了贪图便宜之人。
张氏笑着将包裹收了,又向西如道:“出了正月,你要是还想做针钱,就来找我教你。”
西如忙又谢过。
“张姨,你这店子里要零食吗?”她问道。
张氏想也不想,直接道:“山沟子里面,太贵的人东西人家买不起,不是我们不想卖。”
西如想想也对,这里的人大多数饭都吃不到,哪有闲钱来买零食吃。
告辞了张氏,西如一路上都在想一个问题:庄子上的农人,春天并无进项,等到夏天冬小麦成熟,粮食卖了才能添置东西。
等到那个时候,她跟明辉早就坐吃山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