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1. 笔趣阁小说
  2. 耽美小说
  3. 宋成祖
  4. 第521章 科举
设置

第521章 科举(1 / 2)


赵鼎无奈看向官家,果不其然,赵桓脸上带着笑意,不用问,一定是赞同这个提议。

“官家,老臣以为此事或许该从长计议”

赵桓含笑,“朕知道你的担心,不过朕以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不妨先试一试,如果弊大于利,朕准许政事堂叫停。”

赵鼎略沉吟,随即也就释然了。

使用外族人,最惨重的教训就是安史之乱。

说句不客气的,大宋的制度就是建立在对大唐的反思之上的,而反思的核心就是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割据,君权旁落以赵桓的睿智,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而且就让赵鼎来看,放几个外族少年,来当无足轻重的小官,也真的未必如何。

更何况耶律大石的西征,替大宋打开了另一番天地,那是一片比大宋还要辽阔的山河,偏偏大宋又一无所知。

吸收这些年轻人,利用他们,去打开那一方天地,至少建起来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政事堂的使命所在。

赵鼎并没有阻拦,只说还要经过礼部商议,拿出个具体的方略来。

赵桓自然不会管具体的事情,只要方向确定了就好,赵鼎也是个做事的人,并不会拖延太久。

“你们几个小子有福气了,可以参加考试了。”

官家和首相转身离去,牛英就迫不及待告诉他们好消息。

几个少年还是晕乎乎的,考试,要考什么东西?

考过之后,会有什么安排?

这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三句两句也说不好,牛英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让他们坐好,先看看这场表彰大会。

很显然,这件事会成为大宋未来的一个信号,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在赵桓的表彰名单上,有创立第一个女学的教书先生,有治理水土的老农,也有带领乡亲,填平矿坑,重新复耕的老兵,甚至还有一个二十年,从不出错的户部书吏几乎全都是普通人。

像牛英这种,既当过统制官,又干过大名知府的,已经属于凤毛麟角了。

“朕一直在想,要跟大家伙说什么就问问大家伙,朕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力量?”

皇帝多大力量?

这话可不好回答,最后还是落到了首相赵鼎身上,“陛下雄略,无可匹敌!”

赵桓大笑,“赵相公,你是不知道当初朕刚继位的时候,那时候朕站在城头,看了看外面几万金人精兵,朕的腿都是软的。”

赵桓毫不避讳道:“一个人力量能有多大?朕手无缚鸡之力,面对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的败局,朕着实没有什么底气。朕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希望让天下人一起扛起江山社稷,朕不过是亿兆黎民之一。”

“只有真正和百姓站在一起,朕才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赵桓热情洋溢,用力握紧拳头,“过去在朝堂上,埋首案牍之中,朕也不知道,竟然有如此多的的百姓,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了超凡脱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能人找出来,把他们的事迹发扬光大。百工百业,每个行业的细微改善,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落到整个大宋,就是富国裕民,就是国富民强!”

“所以说,你们都是大宋当之无愧的功臣。来人,把把朕准备的赏赐拿上来。”

很快就有盔甲鲜明的侍卫,托着一个个红木托盘,到了近前。

在托盘之中,摆放着一块圆形的物体,金灿灿的底儿,一圈白润的玉环,金玉镶嵌,端庄大气之中,透着富贵奢华。

不愧是上国气象,巧夺天工。

按照名单,一个个发了下去。

只不过到了牛英这里,他得到的并不是金底儿的,而是银的,再看看那几个少年,就只剩下铜的了。

毕竟都是有功之人,也要分出三六九等。

牛英这一次不过是扶贫有功,相比起其他贡献更大的,只能落到第二等少年们也仅仅是在修渠当中,表现很好,只能是第三等,不能更高了。

可即便如此,也已经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震撼不已。

天堂?来世?

滚吧!

把握今生,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他们在大宋学到的最重要一课。

只是想把握今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加科举,可问题是科举之路并不好走啊?

他们忧心忡忡,就连御宴都吃不出滋味了。

颁发奖章之后,赵桓又让大家伙继续留在京城,尤其是一些代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