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虽然留下了断后的部队,负责阻击关平的追兵。
但是,这支队伍明显坚持不了太久。
回撤的吕蒙军稍作整顿,便开始朝着廖化军的防线发起进攻。
这支疲兵兵力没有优势,士卒的体力和士气都远低于廖化的部队。
之前的交战,吕蒙军没有取得便宜。
这一次,他们的进攻同样无功而返。
廖化不仅打退了敌人的攻势,还缴获了大量敌人抛弃的武器。
一些意志薄弱的敌人决定投降。
敌军距离全面崩溃,只差最后一点火候,这种关键时刻,廖化没时间收容战俘。
喝令降兵丢弃武器,让开战场之后,廖化便不再关心那些降兵的动向。
厮杀声越来越响,只等关平带领的部队赶到战场,廖化就获胜了。
意外出现了。
廖化的后方,响起了战鼓声,敌人的援军即将到达战场。
此时的廖化,跟本顾不上分析敌人快速支援的原因,他必须得立即进行决策。
不管是收到了斥候的报信,还是遇到了打散的溃兵,或者说,敌人早有预谋埋伏了一支兵马。
总之,廖化面对的,是敌人的一支生力军。
廖化面前,那支即将崩溃,却还没有崩溃的吕蒙军,至少还有三百人。
那些残兵败将开始新一轮的集结。
新加入战场的敌军,同样出现在了廖化视线里,大概上千人。
一旦让敌人的两支部队会合,廖化和关平的围歼计划就失败了。
而且,兵力薄弱的廖化可能被敌人围歼。
在敌人到达战场的这段时间,廖化不是选择撤离,而是调整布防,抽出兵力朝着身后方向列阵。
敌军援兵的出现,引发了连锁反应。
很多已经丢掉武器的降兵,放弃投降,重新拾起武器,回归作战序列。
重整队伍之后,敌军再次发起突击。
这一次,敌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远胜于之前。
等到敌人援军抵达战场之后,廖化这支三百人的阻击阵地,变得摇摇欲坠。
敌人如同潮水一般进攻,廖化不断下命令,士兵们立即补上缺口。
前线的伤兵不停被撤下,带回阵中保护。
敌军来势汹汹,几次险些攻破阵地,将士们依靠血肉之躯,阻挡敌人合流。
刘封统帅重兵在孙桓防线前无功而返的情景,再次重演。
虽然,廖化的兵力更少,也没有完善的防御措施。
但是,将士们顶住了吕蒙军的冲击。
敌人拥有兵力优势,却没有发挥的余力。
战斗到了后期,两军阵型开始混乱。
乱军之中,廖化也不再开口指挥,将士们只需要凭借本能进行厮杀。
廖化的弓箭也不需要瞄准,几乎抬手就能射中。
战斗持续,双方将士的战斗素质愈发受到考验。
廖化麾下这些作战部队招募的将士,不仅站稳了阵脚,还挫败了敌人的攻势。
廖化军优势开始显现,敌军的劣势不断加大。
当吕蒙军援兵发起的第3波攻势被打退时,关平的部队终于进入了战场。
那支阻击关平的殿后部队,已经被打崩了。
经验丰富的关平立即带领部队朝着核心战场杀了过来。
敌军的崩溃面不断扩大,终于,他们彻底崩溃了。
战场上依旧有小股部队集结在一起顽抗,主力部队却完蛋了。
担任救援任务的敌军,在友军崩溃之后,发起了一轮救援。
最终,救援行动无功而返,廖化与关平抢先完成合围。
救回少量溃兵的吕蒙军开始撤退,廖化没有下令追击。
简单打扫了战场,掩埋双方死者,随后,廖化军带着战利品,押送俘虏,彻底退出前线。
廖化亲手组建的这支部队,承受住了考验,出色的完成任务。
安排斥候和警戒部队之后,廖化和关平带兵回到后方。
伤兵送回大营治疗,两位将军开始清点损失,核实战俘的身份。
清点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斥候赶回来报告,陈邵再次派出了使者。
使者一共三个人,为首一人恰恰就是陈邵。
看向面前这名和自己多次打交道的江东将领,廖化语气略带调侃,“陈将军曾先后派了三名使者进山,向我提出了约战请求,这些使者已经被我扣下了。”
“现在,陈将军不仅又给我送了三个人,还亲自带队,将军是觉得我不敢杀人吗?”
面对廖化的恐吓,陈邵倒没有被吓住,“我这次抛弃个人生死,来见廖将军,还是为了了解将军你的志向,你究竟想在这熊山里,当一名山寨之主,还是打算在这西荆州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