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得了想要的,并未在益州多留,便又带着孙子告辞回了博州。
他道:“老朽此番回家安置一番,下次与夫人再见,恐会是在京城了。”
林月初也道:“期待与宁老再次相见。”
宁老抱着小木箱就这么和宁庆生回了博州。
金元满奇道:“你同这位宁老先生,做了什么交易?”
这位宁老原名宁修贤,今八十二岁。
因天资出众,十五岁就进了太医院当值,时值七十岁从太医院告老,回了博州养老。
其喜收学生,从医多年,门生众多,便是回了博州养老还悉心教导出几个学生来。
只这几年,家中怕他操劳过多,这才劝阻他,未再带过学生。
金元满不知林月初给了宁老什么东西,但隐隐也能猜到,这二人之间是有什么交易的。
依着林月初那性子,是无利不起早的,也不会平白去同一个老太医相交。
林月初正翻着一本论语,抱着小怡宁在书本上找字宝宝,闻言轻轻一笑,头也不抬一下:“你猜。”
金元满还真猜了起来,他心思敏锐,脑子也转得快,加上林月初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了猜测。
只不太确定:“你该不会,是想宁老开个医堂,育人子弟吧。”
林月初总算抬头看金元满了,眼中还有几分诧异。
却也丝毫不遮掩的承认:“有何不可吗?”
虽说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思想沟渠,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可作为一个国家,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
能自食其力,发家致富那是根本经济需求;
开设书院,鼓励男孩女孩读书,是为国塑造栋梁,提升整体素养;
而医堂呢,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大功德,也不可缺。
现代开国之初也没有二十一世纪那般繁荣,但也是一点一滴的摸着石头过河,厚积薄发,才有了后来那样的环境。
在古代,要求那样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但是也可以一点一滴的积累,使整个大卫走向更好。
林月初这理想不是一般的远大。
金元满想起她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总觉得她必然还有别的盘算。
可至于盘算什么,一时半会间,也想不通透。
……
如火的七月飞逝而去,入得八月,天时便渐渐有些凉了。
林月初这些日子,一直带着小怡宁待在益州。
母女二人也没另居,就在养猪场的宿舍里住着。
八月初六,天还没亮,养猪场便已热闹起来。
外头雾气沉沉,谢元娘疾步而来,面上却是带着几分冷漠。
轻扣门扉,语气平缓道:“夫人,徐家的那位二夫人来寻您了。”
徐家的二夫人不是别个,正是林小娟。
林小娟乃是徐家家主抬的继室,屈于原配之下,本就该唤二夫人。
只不过她靠着儿子上位,也颇春风得意,徐家的仆人便直接去“二”,唤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