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1. 笔趣阁小说
  2. 耽美小说
  3. 筑宋
  4. 第180章 兵戈无备岂可一战
设置

第180章 兵戈无备岂可一战(1 / 2)


第180章兵戈无备岂可一战

要说海州的产出利税,早已突破千万贯。奈何其中大约四成已经被他人买断了股权。

赵佶为啥舍得在情报收集上花钱?就因为他那六十万贯的股权,每年给他带来的收益,就妥妥地超过三十万贯。

所以海州及周边沂州、密州、莒州这四州结余利税,一年也不过七百万贯。其中朝廷可以抵扣的税赋两百万,更多还要靠海州工商、海外贸易,海上的结余税赋支撑。

海州物产的获利超过两百万贯,乾贞记、福记在各地的超市、酒楼、钱庄、镖局等商业收益每年也不下一百万贯。海上税赋七十万贯,占婆粮食及海外贸易价值一百三十万贯。

但是这些钱,甚至也只能满足如今靖海忠义社的军费。何况军费之外,还有地方的管理运作,教育、卫生、道路建设等等支出,一年也不下三百万贯。

此外再要支援河东、河北、燕京、汴京的武备以及金国岁币等等,那又是三百六十万贯?而且大宋的新皇帝,更是喜欢欠债或拖延支付?

如今官家可不像太上皇那样好说话,海州不断发送军备、辎重去河东、河北,但是所需支付的钱粮,他都是能拖延就拖延,或者干脆就要以海州等地的税赋抵押。

海州上下,对此早已有些不耐烦了。想吃霸王餐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码要有个好态度对不?你不能一边揩着海州的油水,一边作践咱们安公子!

自然,支撑海州财政的,也并非全是海州出钱。此外,还有济南、燕京、青州的发运军备辎重的钱粮一百多万贯。总不能全是打白条的,一些地方州府更愿意立足合作共赢。

但是无论如何,海州钱粮的缺口还有将近五百万贯。甚至以后随着宋金开战,海州的财政压力可能还要更大。这个皮球,就被陈颙踢到安宁这里。

可以发行债券啊!安宁极不负责。就以京东两路之地的税赋抵押发行七百万贯好了。那些入股海州的私人收益,无论宋金权贵,都完全可以转做债券留下来嘛。

除了用来堵那五百万贯的缺口,手上也不能一点余钱都不留。何况开发利国监、莱芜监,也都需要大笔的钱粮支持。

因为安宁此前在汴京就有试过抵押债券这种先河,各种操作都有前例可循。所以一旦定案之后,福记、乾贞记的钱庄很快就行动起来,积极吸纳各地的民间资本。

存钱给利息,放贷收利息,安宁的打算就是要把民间钱粮盘活。

至于债券,以后海州产出就专门还利息好了。从税赋债开始,渐渐及于盐场、茶叶、糖酒、钢铁、军工等等债券名目不一而足。

据测算,乾贞记以十之一的利息常年收储,就能撬动民间资本的流入。因为几年经营下来,乾贞记的民间信誉极好。然后乾贞记再把收到的本钱以百之十五的利息购买抵押债券。

进出之间就是百之五的利润。看着进出间的钱粮比例极低,但是要对比进出时的成本付出?那也是三成的利润,纯粹躺着挣钱呢!

陈掌柜不好意思吃独食,所以又每年拿出百一的费用投入到羽山大学做研发去了。没有成效就当打水漂了,有成果了,他就要拿两成的纯利!真是黑心资本家啊!

总之,大宋民间其实是不缺钱的。去年的山东、河北救灾,蓝细禾守着那么大的盘子和青州豪强对赌,还差点被人家翻盘呢。

说明大宋的家底子,的确积蓄丰厚,只是不归朝廷调度、管辖而已。这都是必然,大宋每年铸币不下数百万贯,可是市面上却一直在缺钱。

那就是说,大量的钱粮都被民间沉淀了。考虑大宋立国一百六十年,这笔钱粮究竟沉淀了多少,天知道啊?!

而海州算的这些经济账,不但大宋不明所以。在金国,更是无法想象的财富。大宋岁入一亿贯是有的,但它多数还是物资冲抵,真正钱粮收入不过四千万贯。

可是大宋的开支太大了啊。单单汴京的宫中、朝廷花费,一年就要两千多万贯呢!

至于金国,加上大宋的岁币,他一年收入也不过一千万多贯,基本与小小的海州持平了。就这样,金国上下都在为大金的国家富强而振奋莫名呢!

随着京东两路税赋债券的发行,各种利好的消息也纷纷跟着冒了出来。

随着这几年的海州大开发,加上周边人口的不断迁入,以及沂州、莒州、密州的加盟,如今海州特区的人口,早已突破两百万人。

看起来,以海州特区两百万人口的规模养兵六万,的确有些穷兵黩武。但若把乾贞记延伸到各地隐形消费人口带来的红利,那么也不算什么。

老陈掌柜给的数据时,东南两浙一带,大约有两百万人在消费海州的各种物产和服务。汴京的消费人口超过百万,几乎达到汴京城总人口的七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