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1. 笔趣阁小说
  2. 耽美小说
  3.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4. 第一百七十七章 北码头、通江镇【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16/40
设置

第一百七十七章 北码头、通江镇【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16/40(2 / 2)


如此的各种运输成本就要更高。

因此,朝廷才费尽了心思,在这个地方建造了北码头。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好的策略,这么几十年来京畿地区蓬勃发展,西北地区几乎没有受到缺粮的灾害,鬼门关两座码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仓库和码头出去,这里是一条宽二十米以上的道路,也是分成了进出两个方向,越往外面走,脱出了山头的制约,道路就会越宽敞。

路口两侧自然是设置了关卡,作为货物的清算和保障安全。

走到路口的时候,柳铭淇远远的看了一眼仓库。

这些仓库原本安排得是井然有序,可现在却明显在一些空地上扩建了临时仓库,弄得拥挤了不少。

虽然不会大规模影响货物的正常运送,但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那边如果出个什么火灾,那可就全部都逃不脱了——你连缓冲地带都建房连成一片了,火烧连营听说过没?

然而柳铭淇什么都没说,径直出了瓶颈道。

一旦从关卡出去,眼前的视线就要开阔多了,道路起码是有五六十米宽。

柳铭淇注意到,无论是码头的道路还是这通往码头的道路,都已经有些破损了,不少地方都凹凸不平,显然是年久失修。

这么一来,对于货物的搬运运输,自然就有不小的影响。

不到一百米,这边道路的两旁退后二十米便是林立的各种商铺店铺,吃喝玩乐的都有,俨然是一个很繁华的集市。

“集市里面有多少商铺,多少人啊?”柳铭淇边走边问。

“回殿下的话,这里叫做通江镇,一共有一千四百家店铺,主要是住宿吃饭歇脚为主,还有大家互通有无一些货物的铺子,另外就是一些花楼赌场了。”陈显芝张口就来,“长住在这里的大概是一万两千人上下,然后加上了码头工人们、还有每天南来北往的客人们,加起来也能有一两万。最多的时候一共有七八万呢。”

“码头工人都住这里面?”

“他们绝大部分是附近几个村镇的人,平日里没活儿干就在码头那边的仓库吃喝拉撒,可不会来这里浪费钱。”陈显芝明显懂柳铭淇的意思,“在这里消费的,大部分还是南来北往的商人,另外还有运送货物车队等等。”

由此可见这鬼门关南北码头的重要之处了。

作为连接京畿地区和西北的主要节点,许多商人干脆就在这里做买卖,买卖谈好了之后便可以直接提走船上的货物,不用再到京城或者别的地方交易。

南方的大米、丝绸、瓷器、茶叶、桐油,北方的马匹、牛羊、皮毛、矿石等等,在这里应有尽有。

甚至于很多本该在东北方线路上的货物,比如说人参、貂皮、鹿茸等等各种珍品,也都拐弯来这里交易。

给柳铭淇的感觉,这就是全国的大型货物交易市场。

许多商人甚至觉得,把货物运到这里,然后直接出售,比起拉到各个省份去卖要方便快捷多了。

这样造成的中间贩子也就很多,许多人还专门来促成各种买卖。

由此一来,南北码头的镇子上自然夜夜笙歌,一副不夜城的热闹景象。

再走了一百多米,柳铭淇便进了通江镇。

眼看着这里的土霸王相城府知府陈显芝和漕运衙门转运使陆冠心都陪在了一个锦衣少年的身后,所有街面上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让开了道路。

其实他们想要不让开都不行,数十个衙役和漕运兵已经开始在清理道路中间了。

“哇,看,是绣衣卫的标识呢!”

“奇怪了,这些明明是千牛卫的侍卫呀!”

“吓?就是皇宫里面的千牛卫?难道是……是皇上来啦!?”

“可拉倒吧,皇上出行,周围能没有羽林卫嘛?”

“那是不是太子?”

“也不是,太子不是在两湖区域吗?况且太子身边没有千儿八百的羽林卫,皇上敢让他出来呀?”

“但这个少年也穿着金龙山河图袍呀!”

“这就不晓得了……听说最近京城里最出风头的是年仅十六岁的裕王世子,难道是他?”

众人窃窃私语个不停,柳铭淇却没有在意他们。

从这里走到酒楼的过程中,少年一直在观察通江镇的状况。

通江镇的道路比起外面来,却是要好太多,基本上都是青石板,走在上面平平整整,非常爽利。

陈显芝说得不错,这里的确可以轻轻松松容纳两三万人。

从经济学上来说,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虹吸效应。

通过通江镇的繁华,它不但可以给相城府带来极大的税赋收益,还可以给附近上百里的村庄带来众多物资的需求。

这么一来,附近村庄的饲养、种植积极性就大增,连带着吸引力就会增加,会让更远区域没有土地或者贫穷的人们过来找工作,或者是嫁女儿。

如若是打通了鬼门关,通江镇不敢说废弃,但热闹程度至少要减半。

不知道到时这里还会剩下多少商铺,多少繁华呢?

但转回来说,相比起鬼门关制约的航运,以及产生的各种弊病,这些商铺和人们的利益,却又是不值一提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两利相权取其重。

说的便是这种必须的选择。

……

注:这里说的“码头工人”,工人一词其实早有所用。《荀子·儒效》说“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韩愈的《钱重物轻状》也写“夫五谷布帛,农人之所能出也,工人之所能为也。”

虽然两位说的应该是“士农工商”里面的工,意思是指工匠,但窃以为用在民间杂工也通理,比起“码头帮佣”来,也要更为妥当一些。

……

六更21000字奉上,我依旧坚挺如山,金戈不倒小秀才!

跪求老爷们垂怜,来个订阅和月票鼓励一番!!

不怂!!!

.bqg999.ccm.bqg999.cc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