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1. 笔趣阁小说
  2. 耽美小说
  3.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4. 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
设置

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2 / 2)


通过冯国璋与云贵总督李经义等人介绍,于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年)春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不久,接任陆军小学总办(校长),曾暗中协助同盟会云南支部长李根源在学堂和军队中宣传反清,进行革命活动。

十月十三日夜间十时许,九江革命党人闻知湖南已响应武昌起义,九江岳师门外的金鸡坡炮台由陈廷训发炮三响,接着又响一排枪声,九江新军开始起义。

九江城内的道署卫兵知是起义信号,便点火接应,大开城门。城内城外革命军个个荷枪实弹,臂上绕着印有“同心协力”字样的白布,攻向道署。

九江道台保恒匆忙躲进租界逃命,继而逃往上海。午夜时分,革命军围住九江府署,九江知府璞良被擒。

九江起义胜利,革命军将九江道署改为军政分府,推五十三标统马毓宝为都督,林森为民政部长。两天后,李烈钧赶到九江,被公举为总参谋长。李烈钧、林森、吴铁城等后来都成为民国时期的重要军政人物。

而荫昌统领的清军,在前线却毫无进展,他继续贯彻着袁世凯的战略部署。

待在家里就任湖广总督后,袁世凯怕荫昌误事,明确电告他:“前鋒不竟,拟宜择地集合,固布守局,以戴筹备完善再图进取。”

现在袁世凯给荫昌的电文,已经不是建议,而是命令,因为荫昌已经收到统归袁世凯节制的谕令。

二十三日,得力干将冯国璋到达彰德。

袁世凯面授机宜:“乱党颇有知识,与寻常土匪为乱情势迥有不同。且占据武汉,是负隅之势已成,兼工厂未停,火器日出不穷,势力如此之大,诚有不可轻视者。而我军饷械未到,人员未齐,脱令出师太骤,万一偶有失利之处,则关系大局,实非浅鲜。是非筹备周妥,计出万全,断难督师进攻。”授意冯国璋,一定要“慢慢走,等等看”。

如果真要收复武汉,应当趁革命党人立足未稳,火速进军。各地也应趁未联合成一体,若想各个击破,也应兵贵神速。袁世凯为什么按兵不动呢?

一方面,他要借用革命党的势力压迫清廷,做出更多的有利于他的让步。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他人虽在洹上,足不出户,但各地的形势,他通过电报等渠道,是了然于胸的。他一直想着杨度的话,眼见清王朝已奄奄一息,自己能为这个没有希望的王朝做殉葬品吗?

所谓“世受国恩”,那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努力做事,却差点丟了性命,而被罢官回家,一肚子的怨气无处发泄。

对这个待自己如此不公平的王朝,他不担没有什么恩可报,反而仇怨很深。当此乱世,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实力,他怎么舍得把自己手里的这些本钱用在为这个垂死的王朝去卖命呢?

冯国璋是个带兵打仗的人,他当然不知道袁世凯的用心。对整个战局虽然不如袁世凯那样全面了解,但大局观还是有的,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今之计应当是速战速决。

袁世凯自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又怕冯国璋坏了自己的事。就很严肃的告诉冯国璋,自己有通盘考虑,要求他只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就行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是来自自己尊敬的大帅地命令,冯国璋当然是言听计从。

插一句,【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对袁世凯来说,最重要的是捂紧钱袋,也就是把军队死死的抓在手中。二十四、二十五两天,袁世凯接连两次电请内阁代奏,称革命党势力雄厚,未可轻视。清军士气不振,兵心不固。当前首要的问题是安抚军心,激励士气。同时奏请冯国璋统领第一军,段祺瑞统领第二军,陆续开拔,到河南信阳一带集结。

还是怕荫昌坏了他的事,二十六日,袁世凯再次致电荫昌:“王师宜策万全,稍有失利,大局益危。必须筹备完全,厚集兵力,知彼知己,一鼓荡平。”

荫昌听了袁世凯的,一直“固布守局以待筹备完善”,等待着冯国璋带领的增援部队,前来汇合。

冯国璋离得不是很远,但行动迟缓。去电催促,总有一大堆理由。荫昌也实难有所作为,只能按兵不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