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1. 笔趣阁小说
  2. 耽美小说
  3.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4. 第249章 ,戏曲教化和时代楷模
设置

第249章 ,戏曲教化和时代楷模(2 / 2)


这账一算,所有的村民都轰动了,他们平时都是以物易物的,一年下来能有个三瓜两枣,已经算是丰收,也就是今年徐凡又减税又免摇役,才让他们赚了点钱,想到不远处还有人比他们赚的更多。

当即就有眼热的村民道:“里长这冬小麦,我们也要种啊,人家一年又种麦子,又种大豆,一块田种两次,赚两份钱,还能肥地,我们只能赚一份钱,怎么跟人家比。”

里正江涛皱着眉头:“戏曲上虽然演的好,冬小麦我们没有种过,出了问题,我们就不一年就没有收成,到时候全家老小都得饿死。”

江涛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今年让了这些村民有点积蓄,他们想的是修缮房屋,购买农具,或者是给自己的子女,或给自己娶个老婆过好日子,他们手中的粮食都是有用处的。村民们没有金钱和胆量去冒险,冬小麦有点违背他们的种田的常识了,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扶苏想了想道:“冬小麦在关中已经有不少人播种了,连陛下都开始用戏曲来宣传,此事应当不假,不然有损陛下的威严。我们不懂如何种植冬小麦,但关中有人懂得,我等可以想办法去长安城找农家子弟来指导,只要掌握了种植原理,以大家十几年的耕作经验,应该不会失败。”

“而且担心失败,我等何不干脆就种个几亩,这样一来,即便是失败了,那么也不会损失太大。”

“扶苏夫子说的有理,我等可以种个几亩试一试,即便失败了,也就损失一点种子。”今年他们收成大涨,用几亩地来种植冬小麦冒这个风险还是可以。

亭长王文道:“我等又不认识农家子弟,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

扶苏道:“长安城有个农学院,可以到那里去问问,我等一户凑个一斗粮食作为报酬,想来应该是足够雇佣一个农家子弟帮你教导我等种植冬小麦。”

“就按扶苏夫子说的办。”扶苏说话条理清晰,甚至连长安城的事情都了解,很快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赵里村民把请农家子弟的任务交给了扶苏。

大汉三年十月七日,长安城。

秋收结束之后,天气还没有转凉,长安城却变得异常热闹。

首先是长安城第一次科举开始,据说朝廷要招募上千士子,考完之后这些会安排到墨子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学习,鲁班学院,经过一年培养,只要合格者都可以成为汉吏,这吸引了无数士子来长安城。

二就是贤者会再次在长安城召开,整个汉国各地贤者都纷纷进入长安城。

三就是在天子召开诸侯大会,天下各路诸侯齐聚长安城。

四就是大汉第一次上计,天子召集大汉所有2000石郡守上计汇报情况,天下郡守齐聚长安。

这些大会都吸引了大量的读书人,因为此时长安的机会太多了,可以考科举成为汉吏,也可以拜入诸子门下,寻找机会。还可以投靠各方诸侯发挥自己的才干。最后还把自己的文章投递给大汉的太守们,得到他们的赏识,从而飞黄腾达、

长安城的机会如此之多,自然吸引了大量对没什么根基,也没什么背景,更无名师指导的中小地主家的寒门士子。

一时间长安城之大,都有点拥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们为自己的前途不断拼搏。

扶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长安城的。

他举目四望,只见到处都是人群川流不息,一辆辆商队马车进进,大量的汉军士兵维持秩序。

“这还是咸阳吗?”他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现在不到一年时间没有见过咸阳,还是第一次看到它是如此的充满活力,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他父亲统治下的大秦看不到的。

“会稽郡太守叶腾也来长安城了!”忽然一个声音大叫道。

很快一个在汉军护卫的马车队进入长安城当中。

扶苏找到一个儒生拱手行礼道:“楚人扶苏见过兄台,敢问兄台尊讳?”

人少拱手行礼道:“齐人管弘”

扶苏继续问道:“会稽郡太守叶腾很有名吗?怎么他来到长安城会有如此多人激动?”

管弘钦佩道:“今年天子上计,虽然还没有公布情况,但会稽郡将会是我大汉上缴钱粮前三的郡县。太守叶腾到会稽郡不过两年时间,却建盐田,制海船,兴渔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让一个贫瘠的会稽郡成为了鱼米之乡。

据说在会稽郡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鱼肉,会稽盐更是占据了江东半壁江山,靠着鱼盐行业的收入,会稽郡成为了天下最富裕之地。会稽郡歌谣道:太守叶腾执政忙,一年富裕民安康。两载政通人心喜,百姓和谐笑语长。”

扶苏恍然道:“原来是一个能吏。”

管弘道:“关键太守腾对百姓是真好,关中百姓也是知礼之人,太守腾善待百姓,百姓自然拥戴太守腾这样的好官了。”

扶苏迟疑道:“这种消息虽然不是什么机密之事,但也只有大汉的高层能了解吧,兄台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的?”

管弘笑着拿出一本书籍,上面写着《大汉月刊》

“此事已经天下皆知,大汉有能力的太守,《大汉月刊》都有专门的报道。”

而后管弘羡慕道:“英才得遇明主而侍,天子还主动为英才扬名,陛下简直是上古明君,我等真赶上好时代了。”

徐凡只是按照他习惯宣传,但对天下士林造成的轰动是巨大的。这个时代的人争名夺利,名还在利前。

像徐凡这样主动为臣子扬名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极大满足了士子的自尊心,对比始皇帝的行为,徐凡的形象在士子心中已经成为了千古名君。

很多儒生都激动的称天子为三代之下第一明君了。对于言必称三代的儒生来说,这已经是最高的地位了。

扶苏接过管弘的书籍就翻到首页。上面就就有介绍叶腾政绩的文章。兴修水利,开垦田地,什么带领百姓建设盐田,抗击天灾,兴除弊病,总之把叶腾两年做的政绩清清楚楚的写出来。

在这两年时间,会稽郡的人口增加了3成,田地面积增加了五成,修建两百里水渠,税赋增加了十余倍,会稽郡百姓却家家粮食满仓,能做到几天吃一顿鱼肉,这点即便是陈郡,南阳都很难做到。

扶苏又翻了几页,后面还有介绍陈郡太守商农的,说什么商农不忘初心,即便成为太守,依旧在田地间劳作,他管理的陈郡,更是粮食连年丰收,税金连年暴涨。

今年陈郡的税金居然达到了10万金,看到这个数字扶苏满了不可置信,当年他也辅助过始皇帝处理政务,大秦最高那年税金也没超过30万金,现在一个陈郡税金抵得上大秦税金的三成,这简直不可思议。

前面一个叶腾是堪比管仲乐毅的天纵奇才,现在这个商农能力德行之高,堪比上古先贤,什么时候天纵奇才和贤者如此多了,而且还纷纷投靠汉帝,这一刻扶苏都怀疑汉帝真的就是天命所归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